作者:胡永信 (陽明大學醫學系六年級)
2 月 18 日星期六凌晨5點,當夜幕仍未被白晝揭起,我騎上檔車,乘著淡水河邊的冷風,從醫院出發,前往台北火車站,趕搭 6 點 30 分的第一班高鐵,這是為了參加「那些年,我們如何走出挫折」研討會。雖然我只是個 20 歲出頭的六年級醫學生,對放射科懷抱一些嚮往,參加這場研討會更重要的是,我期待能夠聽取這群醫師前輩們,走出失敗挫折的心路歷程,獲得成功的心靈之鑰。
除了之前在放射線醫學會主辦的「影像醫學暑期活動」中聽過曾文盛和蔡依橙主任的演講,研討會還邀請來台灣各大醫療體系的講者。秀傳醫療體系的廖國超副總裁、長庚醫院的閻紫宸醫師和奇美醫院的曾文盛醫師,透過他們讓我間接地認識黃明和、王永慶和許文龍先生三位人物的風骨,這些所謂能夠為人類的問題帶來解答的企業家 (entrepreneur),在本土深根醫療服務,為當地人民帶來幸福。他們在草創之初不畏挫折,全力地投入,並且以回饋鄉里的期許,吸引許多醫師追隨,遂能夠造就今日之勢。
閻紫宸醫師娓娓道來從公立醫院轉入長庚醫院的心路歷程,因著對王永慶先生一句話「這些投資都必須具有教育意義」的感動,在核醫科的領域展現超凡的研究成果,並且對國外各大學術殿堂的邀約不為所動。曾文盛醫師平淡描述自己從醫的各個階段,因緣際會之下來到不同的位置,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,他總是隨遇而安,用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這是他走出挫折的方式,也讓我了解所謂的職稱並不代表一個人的能耐,事實上被分配到職位上是能力不足的人,都是為了要接受更多的挫折,來成為更有能力的人。聽聞 GE 奇異公司在培養執行長接班人之時,都要先讓儲備人才擔任三個以上團隊的領導,透過這些挫折磨練才能造就不畏風雨的將才。
謝賜吉和蔡依橙醫師,這兩位醫師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,在年輕之時就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,他們面對發表學術論文抱持的態度,將起初投稿被拒絕的挫折,一點一滴地累積成為日後發表多篇高分論文的基礎。將期刊編輯給予的指教視為社會提供的免費學院,這些是我們在學校機構無法獲得的學位。
令我感到感動的便是鄭慧正醫師的分享,他描述自己小時候摔斷腳,在家裡躺三年直到國小畢業,以及他在 MRI 自引進之初的投入,別人不要的垃圾,他從裡面找到黃金。他真切地分享自己走過這樣人生的挫折,讓我想起尼采的一句話:「生命中那些未能置我於死的一切,將使我更加堅強。」挫折帶給我們生命的意義,就在於我們可以選擇從失敗中爬起,讓自己更強壯,證嚴上人曾說:「人對自己的身體只有使用權,而沒有所有權。」我想人是透過失敗,才知道自己是誰;反過來說,在成功的時候,更要記得自己是誰。
透過這次別具意義的研討會,讓我這樣的年輕人,也能夠獲得前輩們身經百戰的體悟,讓我面對日後的挫折,也能夠以心理素質去克服面對,才能獲得失敗背後的黃金。不過,這些前輩教導我,要能成功更重要的是「做好準備」,所以今後我期待自己接受更多挫折,在生命中不斷獲得成長。最後,感謝主辦單位在整個活動前前後後,無微不至地安排每個細節的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