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依橙 醫師 ( I-Chen Tsai, MD, PhD )

 

 

1995-2002

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 學士

2002-2007

台中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

住院醫師 總醫師 研究醫師

2007-2011

台中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 主治醫師

(心臟、血管、胸腔、介入性治療)

2007

2008

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徐鈞論文獎

2008

獲台中榮總「教學績優主治醫師獎」,由全院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投票產生。

2008-2009

非凡新聞週刊「五六年級菁英怎麼說」專欄作家

2010

2010

2010

2007-2011

國立陽明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博士

2011 至今

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影像醫學部 主任 + 秀傳紀念醫院 影像醫學部 主任


        蔡依橙醫師於 2008 年獲 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 邀請,寫成 Radiology in Taiwan 一文,向國際社群介紹台灣的放射線界現況。


        蔡依橙醫師於 2010 年,獲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邀請,召集亞洲各國代表學者,寫成亞洲心臟電腦斷層適應症指引,並於個人部落格分享於國際學會與各國代表協調之經驗。



那些國際學界教我的事

講者:蔡依橙 醫師 / 導讀:蔡依橙 醫師

        2005 年,在恩師李覃主任的指示下,發展心臟血管電腦斷層。2006 年,我一個人,全年被退稿十回,光 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(AJR) 就退我五次!這是挫折,但也是學習的開始。

        我發現,AJR editor 看到我的文章原創性很高,都交給熱心的 reviewer 審閱,這些 reviewer 雖然都退我稿,但同時也提供很多寶貴意見。例如:研究沒有 control 組、量測數據要附圖;結果到結論不能太跳躍、方法與結果要精確等等。所以,看似退稿五次真難過,其實學習迅速收獲多。

        後來,研究設計跟寫作逐漸上手,也站上國際演講舞台,當時的我還不是「主治醫師」,出國演講,都不敢跟人說我只是「住院醫師」,畢竟在國內待久了,階級跟禮節這點道理我懂。但後來發現我真的多慮了,在國際學界中,實力、風采、貢獻,才是人家尊敬我們的關鍵,不管是住院醫師、主治醫師,都是 I-Chen Tsai, MD,拿出實力,掌聲便會響起。

        過去六年,團隊上百次的投稿經驗中,有時我評估十拿九穩的文章,卻被 reviewer 無情的退稿,仔細一看,理由都不成立,甚至根本沒看我們的文章。鼓起勇氣向 editor 提出反駁,申訴之後,幾乎都得到重新審閱的機會,並轉而被接受。原來,國際學界知道,期刊的 peer-review 系統雖然不錯,但還是會有問題的,我們都是人,會有情緒、會有好惡、也會犯錯,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對待,要拿出實力與理由,爭取自己該得到的。於是,我學會了什麼時候該爭、該怎麼爭、該在怎樣的環境向誰爭。

        這些,都是國際學會教我的事。


 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講者介紹 and tagged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